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

.

 
 
 

日志

 
 
关于我

笔名探矿者—一个立志执着于探索自然和学术的“打工者”。1962年5月生,福建人,1982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找矿系,地质调查专业 工学学士 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地质调查、矿产勘查以及矿床学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在该职业生涯中,积累了三十多年来的地质勘查和找矿经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路走来,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认识了矿产资源在地壳中的成矿机理,掌握了构造控矿因素与成矿地质规律对找矿预测的意义。本人的专长是既懂理论研究、也精通矿产勘查,善于将两者紧密结合,因而有关成果受到各地政府的关注及业内专家的高度肯定。

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地质  

2010-10-04 11:23:27|  分类: 有感而发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地质

                                                                                        探矿者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地球上,不断地从岩石、水体和大气中索取各种元素,在我们的进化的历程中,我们已经和地质融为一体。但提及地质,我们都认为是地质、地理工作者的事,其实不然,在我的世界中,人和一块石头没有本质的区别。人,从受精卵开始,就是一个吸收矿物质不断变大的过程,然后离开母亲,来到我们丰富多彩的地质世界,然后继续和大地、水体、大气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让我们继续变大,衣、食、住、行,这样循环往复地生活下去,直到有一天我们不再长大,我们慢慢的萎缩,我们变成僵尸,我们瘫在泥地里,和大地融为一体,这个过程和一块石头的诞生与消亡没有两样。一块来源于青藏高原的石头,在雨水和大气的侵蚀下,风化,脱离亲爱的石头妈妈,和伙伴一块儿流淌在流水里,撞击、挣扎,一点点地抹掉身上那些锐利的菱角,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小,变得越来越圆滑,继而流入长江,进入大海,进入他下一个生命的循环往复,这就是一块石头的运命。当我们沉积为一块化石的时候或是腐化后的元素和石头的元素已经没有区别,这就是我们的世界,我们都只不过是元素。

 

    一个人的生命和一块石头的生命一样,生命只不过是一次旅行。我想写一本每个人都能看懂的地质书,让我们了解地球的运命,石头的运命和我们的运命。地球经历了冰期和间冰期,地球孕育了我们,是我们的幸运,但这又是我们的不幸,我们必须要面临地震、火山、冰雹等自然灾害,所以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矛盾的世界里、矛盾的地球上。

 

    不知从何时起,我的心中就有一个概念:一棵树、一个人、一块石头,这一生的运命,都可以称之为地质旅行。这一切对于地球而言,都只不过是一场旅行,所以请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我们在乎的只是旅途的风景和过程,一棵树烧成一团灰,一个人也烧成一团灰,世间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旅行。

 

    我们看过《时间简史》,我们的认识离开了地球,深入到了宇宙,但是却不怎么认识我们身边的石头;我们看见过塌方、泥石流,我们却不明白这里边到底蕴藏着多少奥秘;我们每个人都想探险和攀岩,但是很少有人明白那绝壁上哪块岩石会掉落、滑移,这就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我们还不够了解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地质。我查阅了很多的书,还是没有发现一本适用于各种读者群的通俗地质学读物。一颗不安分的心,让我开始了大胆得尝试。当我提笔写以上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也曾有过困惑。

 

    你曾是否有过对着山清水秀的名胜古迹、对着五颜六色的山石发呆的经历?我有过20年的农村生活经历,也热爱我土色土乡的山容水貌,也许我们都曾爱过生活过的土地。如果有本每个人都看懂的通俗地质学,普及一点地学知识,也许会让我们更加钟爱我们自己的故乡,也许我们不经意地走走,敲敲打打,就能发现一些珍贵的矿产或奇异的化石。为此,我在写作的时候,尽量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没有地学背景的人看起来也不吃力,对于略懂自然地理常识或稍微了解地质专业知识的读者,以及资深的地质学者,不妨也可以当做茶余饭后一种消遣的精神读物。

 

                                                                                                           2010-6-2  于绍兴柯桥

点击进入更加精彩 prospector- 探矿者 - Prospector blog

  评论这张
 
阅读(327)|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