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

.

 
 
 

日志

 
 
关于我

笔名探矿者—一个立志执着于探索自然和学术的“打工者”。1962年5月生,福建人,1982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找矿系,地质调查专业 工学学士 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地质调查、矿产勘查以及矿床学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在该职业生涯中,积累了三十多年来的地质勘查和找矿经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路走来,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认识了矿产资源在地壳中的成矿机理,掌握了构造控矿因素与成矿地质规律对找矿预测的意义。本人的专长是既懂理论研究、也精通矿产勘查,善于将两者紧密结合,因而有关成果受到各地政府的关注及业内专家的高度肯定。

技术的社会控制  

2012-08-21 11:34:48|  分类: 科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技术的社会控制 - 探矿者           - Prospector blog
 
探矿者技术的社会控制 - 探矿者           - Prospector blog

技术的社会控制 - 探矿者           - Prospector blog

    英国技术哲学家大卫·科林格里奇发现,一项技术的社会后果不能在技术生命的早期被预料到。然而,当不希望的后果被发现时,技术却往往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和社会结构的一部分,以至于对它的控制十分困难。这就是控制的困境。当变化容易时,对它的需要不能被预测;当变化的需要变得明显时,变化却变得昂贵、困难和耗时间,以致难以或不能改变。这就是所谓科林格里奇困境。

  科林格里奇困境的背后隐含了若干重大的哲学问题,譬如说人性,人性的自利,以及人不可能知晓一切,预见一切,等等。此处,博主感兴趣的是另一个重大的哲学问题:人与社会演变过程(此处不用带有褒义色彩的“发展”和“进程”等)的不可逆。新技术就是如此,一旦“融入”社会,后果已经“涌现”,再行改变的阻力也已经“建构”。因而实际上“难以或不能改变”。

  新技术“融入”社会,看起来就如同一颗糖溶入水中一样,不可逆。然而再一想,糖在水中的溶解,真的与新技术的社会化是一样的吗?前者的不可逆是递增,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而后者的“融入”,在生产阶段分明是资源、资本、知识等等的凝聚,消费阶段是消费者因应用新技术而获得更好的功能,在此过程中必须经由或多或少的学习,个人与社会因新技术而“发展”或“进化”。因而,新技术“融入”社会不是递增,而是递减;不是糖的溶解,倒像是在糖水中把糖提炼出来。既然如此,一旦发现新技术酿成不良后果,为何不能如同把糖重新溶入水中那样,让消费者放弃新产品回到原有的平台,让资本、资源等各回原处呢?

  细想起来,在矿产资源开发形成新产品融入社会的一段时期(注意:这里不是“第一时间”!)后,社会的方方面面就围绕着新产品发生了某种意义和程度上的“重构”,建立起新的耦合关系。例如厂商和工人以此为生,消费者把自己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行为举止建立在新产品的基础之上,乃至整个社会在此基础上重组,例如磁能、核能。

  不过情况并不是没有例外。在博主有限的视野中,DDT弃用就是“回到原处”的一例,是科林格里奇困境的例外。即使更为重要的核能,在日本难分难舍之时,德国则痛下决心。DDT弃用和德国放弃核电,各方是否真的以及怎样“回到原处”?以及,此“原处”是否就是原处?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者们讨论了无数技术社会化和社会建构的案例,本文中提出的这两个反例(DDT案例已有研究,但有待深入)或许更有价值。

技术的社会控制 - 探矿者           - Prospector blog

  评论这张
 
阅读(34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